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陳奕迅關於死亡的歌

生與死是人面對的最大命題,但死亡是中國人傳統上的禁忌,所以觸及死亡的流行文學作品不多。到近二十年來,越來越多流行歌詞作品都突破禁忌,談及死亡或是借死亡說事。可能陳奕迅曾到外國留學,形象較為西化,也較為敢於顛覆傳統禁忌,所以很多詞人也特意為他填上關於死亡的歌詞,或者選擇陳奕迅來演繹自己有關死亡的作品。

陳奕迅演唱的歌曲之中常觸及生與死的哲學命題,較為人熟悉的有《活著多好》(黃偉文填詞)、《怕死》(黃偉文填詞)、《黑擇明》(林夕填詞)、《最後派對》(林若寧填詞)、《完》(林寶填詞)



《完》之中雖然有著幾句看似積極勵志、對抗死亡的歌詞:
「從來從來病床一張 就算已躺上 點滴再響 但意志高漲 雖已走向 那滅亡最終一章 全力多打漂亮一仗」

,但其中表達的思想其實是消極而看破,豁達面對死亡的思想:
「但願步過瞻仰 你亦明白 看穿真相 尚有些仗 全力亦打不上」

聽歌的人,未必經歷過死亡,這首歌如何引發共鳴?其實雖然歌曲表面是寫「死」,但同樣的道理也套用在「生」之中,人生在世面對的多少考驗,也如與死亡搏鬥一樣,也要豁達看開,雖然多少勵志歌曲教你要努力奮鬥,但沒有甚麼歌曲告訴你如何面對失敗,接受失敗。《完》一曲正表達這種豁達的人生觀。

表達出相近的哲學思想的有《活著多好》和《最後派對》這兩闋詞,同樣表達出豁達面對死亡的思想,但《完》一曲是唱給與死神搏鬥那個人聽的,《活著多好》和《最後派對》這兩闋詞則是填給死者身邊的人聽的。兩首歌中歌者扮演死者,唱歌給身邊的親朋聽,叫他們豁達面對自己的死亡。


「遊玩時 開心一點 不必掛念我 來好好給我活著 就似最初」活著多好)



活得精彩結尾切勿流眼淚 來讓我詩歌班裏悄然沉睡這是自然程序」最後派對)

兩首歌曲的場景設定都可以想像為歌者自己的喪禮之中,本來喪禮應該哭哭啼啼,但這兩首歌曲卻叫人開開心心面對友人的離去,以自己的死亡帶出豁達積極的人生觀。
「如果想哭 可試試對嘉賓滿座 說個笑話 紀念我」(活著多好)
開心的派對 散後無法聚 我於燭光裏 祝福一句句 都心滿意足」(最後派對)
將喪禮比喻為說說笑話的開心派對,可謂顛覆傳統觀念。

由於《最後派對》屬於陳奕迅較後期的作品,所以較多與其他陳奕迅的歌曲文本互涉(intertextuality)。例如:
教友戰友老友女友說個笑話說再見==>說個笑話 紀念我」(活著多好)
跳過跌過試過錯過更唱活歲月如歌==>「
當世事再沒完美 可遠在歲月如歌中找你」 (歲月如歌-  劉卓輝)


這種手法可以以短短幾個字,邊讓聽眾的耳邊勾起另一首歌整段旋律、整篇歌詞,使歌詞裏包含了另一首歌詞所表達的意思,使歌曲簡練但富深度。同樣用了這歌手法的有《K歌之王》全首和《最佳損友》(待葡萄成熟透==>葡萄成熟時)和《陀飛輪》(美酒、相機、跑車、金錶:分別可解讀成葡萄成熟時》、《沙龍》、《人車誌》和《陀飛輪》本身)等等。

《活著多好》和《最後派對》中把喪禮當成說說笑話的開心派對,以死亡說事,抹有淡淡的黑色幽默,但這類的黑色幽默在早期的《怕死》一曲更顯濃烈:



談戀愛 遊天地 做喜歡的工作和享受遊戲 一死了 怎細味」

歌曲以輕快跳躍的旋律,配合歌詞輕鬆愉快的筆觸,來探討死亡這個沉重的議題,來凸顯生存的趣味,而非直接描寫死亡的恐怖。為了配合旋律,歌詞運用了粵語填詞常用的「三及第」手法(文、白、粵語口語交雜)來使歌曲更跳脫,更詼諧:

「無端端今年開始很怕死 年輕一點 一點都不顧忌 輪到未 最怕活著 但是沒運氣」

「來簽些卡也好過去死」

「你哋未到末期 我唔想死 我唔想死」

「無端端/ 輪到未好過去死/你哋 唔想死等都是粵語口語的用詞,歌詞其他部分的較「書面語的」歌詞部分則營造出另一種死亡的莊嚴感覺:還是覺得很怕死 埋在腳下黃土地 難道會比這裡有驚喜」,令歌曲莊諧並重。

雖然筆觸輕鬆,但聽歌者會越聽越覺得死亡的恐怖,恐怖不在死亡感受的痛苦,而在未能做在世未完成的任務、未能感受在世的享樂與趣味:「誰在某天都會死 無奈我並無準備 留下未看的戲太早死」。這首歌與《活著多好》和《最後派對》剛好相反,《活著多好》和《最後派對》豁達地根本不當死亡是一回事,但《怕死》卻在暗裏對死亡萬分恐懼。

這幾首歌其實是描寫人生不同階段對死亡的心態,年幼時,死亡是很遙遠的事,而且在塵世裏沒什麼責任要負,正如:年輕一點 一點都不顧忌 輪到未 最怕活著 但是沒運氣(怕死)所以死亡不是一個熱門的命題

年紀漸長,開始在俗中背負越來越多責任,有著越來越多牽掛,越來越多物質享受,所以變得越來越怕死:《怕死》的主要段落正正描述這個心理階段。

到踏入中年,開始豁達、看破,便踏入《活著多好》,甚至《最後派對》的思想境界,叫人別為自己的死亡太過傷心,也叫自己別為身邊人的死亡太過傷心。

到年紀漸老,常與病魔搏鬥,便踏入《完》的心境,叫人豁達接受死亡。所以隨著歌者陳奕迅的年紀漸長,詞人也為他填上不同的歌詞,以配合不同年紀的心境。

《黑擇明》雖然是陳奕迅較後期的作品,但是寫的卻是年輕人《怕死》前的心態,陳奕迅扮演的,是一個成年人,對年輕人作出勸導。《黑擇明》乃係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命名,首段正正講述這位著名導演:

他不姓黑 不怕黑 選了光
叫最暗黑的戲院 發出光
臨行仍不肯撒手拍出一片彩色 給仰望

他很有心 很會講 黑暗中
老百姓怎麼發出 熱與汗
人又有幾多怕光要急於往花瓣下 被探望





黑澤明堪稱日本歷史上、甚至世界歷史上的最佳導演,其七武士、羅生門等作品都已成為傳世的佳作。其作品題材多涉及人性和社會的黑暗面,林夕故取其名,並刻意改動一字,作「黑擇明」,意為黑暗中選擇光明。當年發生卓韻芝尋死事件,加上社會上發生多宗自殺事件,林夕有感社會瀰漫著一陣負能量,揮筆填下這闕歌詞。 

林夕之前患有抑鬱,此詞作雖本意勵志,卻濃罩著一陣陣黑色的氣氛。雖曰「黑擇明」,但全曲從旋律到歌詞,卻是黑多於明。全首歌幾乎每一句都出現「死」字,最後一句勸人不要尋死,也要說「死亡遲早都找你 切勿憑自己,勸世之餘也不忘帶著憂鬱的宿命味道,與其說這首是鼓勵人在黑暗中選擇光明,不如說是一齣黑澤明鏡頭下的浮世繪,繪畫出當今世道年輕人厭世尋死的黑暗面,讓聽歌者越聽越憂鬱、暗黑。 

這首歌有別於活著多好和最後派對中「活得精彩結尾切勿流眼淚」對死亡的輕安自在、豁達從容,而是暗黑可怖、深邃而神秘。

這首歌也有別於一般勵志歌,一般勵志歌曲多是陽光燦爛、熱血澎湃,一定不會黑暗地反覆吟唱著死亡的詩篇。

這首歌也有別於《怕死》一曲,雖然兩者弘旨皆為勸世人莫要輕生,但《怕死》寫的是生的可愛,黑擇明寫的卻是死的可怖。 

全曲立意奇特,少有歌曲以死的可怖勸人莫要輕生,填詞人也以黑澤明的專業--電影貫穿全曲,譬如:「死也未怕又怕甚麼苦戲,不如來推推理」,又或是「這時期演傷心戲,戲爛人未死」等,將時下世人生存時遇到的種種悲情比喻為一齣齣苦情戲,要做到「黑暗下磊落光明中演你,心能隨心揀戲」,將面對死亡的勇氣,拿來面對生存遇到的難關。

但這首歌立意雖好,卻稍有敗筆,譬如歌詞中運用三及第、粵語入詞之處甚多,本來可讓可詞更靈動傳神,但多處卻為遷就音階,變得文句奇怪,甚至不知所云,例如:「戲爛人未死」、「煽未」等,是想說「套戲再爛你都未死」?「夠煽情未」?還是甚麼?

歌曲內亦多有奇怪之處:為何「要求存似電玩遊戲」,就要無端「坐戰機」?但為何一首以電影作喻的歌曲會無端變了「電玩遊戲」?又為何無端出現了一句「不如來推推理」?莫非因為黑澤明著名的電影<<羅生門>>有推理成分在內?但總括來說,這闋歌詞的立意尚算新奇,意念尚算獨特,借黑澤明說理也不顯得太突兀,可說是瑕不掩瑜。












2 則留言:

  1. Playtech | Casino software, mobile games, slots - KDAR
    Playtech 온카지노 is the biggest name in 메리트카지노 the online gaming industry. The company has over a decade of operations in over 30 countries. Find a 1xbet trusted one at KDAR!

    回覆刪除
  2. Why you should not play slots on monday night
    But there are other gambling sites that offer free slots 양산 출장샵 games. It has become a favorite feature of both sites, but slots are 2 answers  ·  3 votes: No! It's not that 제주도 출장마사지 difficult to use it in the casino. It can 당진 출장샵 be frustrating to try to withdraw the money you win when 정읍 출장마사지 you win. It's difficult to get the gambling action. 서산 출장안마

    回覆刪除